2018年12月18日常德市公安局組織在柳葉湖旅游度假區白石村廢棄露天煤礦對收存的戰爭遺留爆炸物進行爆炸銷毀。2016年以來,常德市共收存戰爭遺留爆炸物51件,為消除隱患湖南鐵軍工程建設有限公司受邀承擔了這次銷毀任務,本次集中銷毀的戰爭遺留爆炸物品共有3類166件。其中51件為戰爭年代遺棄在常德境內的廢舊炸彈,有航空炸彈、榴炮彈、山炮彈、手雷等大量殺傷性炸彈,都是市民在建筑工地或水塘、農田中發現的。湖南鐵軍工程建設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9枚航空炸彈,每枚400磅重。在1943年11月的常德會戰中,日軍飛機曾對常德城進行狂轟濫炸,使常德城淪為焦土,其中就有很多未引爆的炸彈。這些戰爭年代遺留下來的廢舊炸彈,當年沒有引爆但仍留有起爆裝置,銹跡斑斑,多數有效期已過期且性能不明,隨時可能爆炸,給群眾生命財產造成嚴重威脅。
為了確保集中銷毀行動安全萬無一失,湖南鐵軍工程建設有限公司安排總工程師、中國爆破協會專家、公安部反恐專家周明安教授帶隊,公司副總工、高級爆破工程師趙良玉,公司生產部副部長李昱捷、生產部技術員等25名熟練的爆破作業人員參與,現場組織實施銷毀。常德市公安局治安支隊、市交警支隊,武陵、鼎城和柳葉公安分局抽調了100名干警對銷毀現場和周邊進行了安全保衛。在爆破銷毀之前,根據廢舊炮彈銷毀的相關規定,結合歷次銷毀案例,查閱相關文獻,本次銷毀方法采用誘爆法銷毀。廢舊炮彈在銷毀前經過專家逐一鑒別,鑒別的工作主要是判斷待銷毀炮彈中是否有化學彈、燃燒彈、毒氣彈或性能不明確的彈藥,如有發現需要進行另行處理。運輸過程中需要對待銷毀的爆炸物品分類進行包裝,包裝采用木箱,對保險解除、起爆裝置外露、引信未脫落的炮彈實行特殊包裝。
木箱需要全部固定,使彈藥在箱內不能滾動,保險、引信及起爆裝置不能被觸及,以保證安全。裝箱時注意將相同或相近型號的廢舊彈藥擺放在一起,彈頭保持一致,并且彈藥之間采用棉絮隔開。誘爆場地的選擇,在廢棄的露天煤礦三面環山,有天然山體作為安全屏障,用挖掘機開挖9個2m×2m×3m的誘爆坑,各誘爆點交錯配置,間距12m。誘爆坑內炮彈擺放原則為:小彈在下、大彈在上,彈藥要求擺放整齊,接觸緊密。其中9枚45cm的大型航彈以每坑一個的數量分別放入9個誘爆坑內,其余小型彈藥均勻分布擺在航彈周圍。誘爆炸藥采用32mm二號巖石乳化炸藥,捆成集團裝藥,每個坑放置10個集團裝藥共17kg誘爆炸藥。每個集團裝藥用1發15段導爆管雷管起爆,地表采用3段導爆管雷管傳爆,采用瞬發電雷管起爆。裝藥完成后進行上部覆土,坑上覆蓋松土的厚度不小于3m。起爆站設置在800m以外,要求網路連接穩定可靠,導電線的各接頭要連接牢固,減少電阻值。起爆器采用CH-500高能脈沖起爆器。交通封閉和安全警戒確保銷毀工作順利實施。
“5、4、3、2、1起爆!”12月18日11時00分,在指揮長的口令下,順利起爆。這是常德市有史以來銷毀的爆炸殺傷威力最大的爆炸物品。整個銷毀活動組織實施安全有序,取得圓滿成功。